名稱: 品牌: 型號:
描述:人民幣500元瞻德城紙幣再創(chuàng)神話常年說明上門分析
當時的一萬元舊幣只能換一元新幣,而二版幣的最低幣值是1分,所以面額50元以下的一版幣就顯得微不足道,有很多人
懶得拿去兌換,自然就留存了下來。這也是一版幣珍稀品種都是大面額的原因。據統(tǒng)計,目前有正確資料或實物證明存世的瞻德
城僅64枚,加上無法統(tǒng)計、未公開面世的,瞻德城實際存世量大概不超一百枚。
瞻德城是一版幣6珍之一,存世量非常少,是很多大藏家夢寐以求的藏品。事實上,這張瞻德城并不是成交價最高的。早
在2018年,就有一張瞻德城以143.25萬元的價格成交。
第一版人民幣500元紙幣一共有6種圖案,分別是農村、正陽門、起重機、收割機、種地、瞻德城。
其中,瞻德城發(fā)行于1951年10月1日,因其票面圖案是新疆“伊犁九城”之一的瞻德城而得名。
瞻德城僅在新疆地區(qū)發(fā)行流通,是唯一一張背面有維文的500元紙幣。后于1955年5月10日退市。
我國發(fā)行一版幣時,紙幣防偽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,基本不存在什么高超的防偽技術。但還是做了很多暗記。
瞻德城票面左邊草叢中從左到右分別有“抗美援朝”四個字,票面右下面額上花中有一“中”字;背面中間少數民族文字
中有“500”數字,少數民族文字右側有一個“5”的數字。
500元瞻德城能有現在的身價,其實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第一,發(fā)行量少。瞻德城僅在新疆地區(qū)發(fā)行流通,發(fā)行量只有400萬枚,是一版幣中發(fā)行量第二少的品種。(最少的是一
版幣幣王10000元牧馬圖)
第二,消耗大。一版幣的最大面額是5萬元,當時的500元屬于小面額紙幣,就跟現在的1元差不多,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
使用非常頻繁,流通損耗大。
第三,回收徹底。當時戰(zhàn)爭引起的通貨膨脹非常嚴重,所以國家發(fā)行了新貨幣(二版幣),并規(guī)定可以用舊幣換新幣。當
時人民生活水平不高,當然是早早去換成新幣了,誰會拿來收藏?
不過,當時的一萬元舊幣只能換一元新幣,而二版幣的最低幣值是1分,所以面額50元以下的一版幣就顯得微不足道,有
很多人懶得拿去兌換,自然就留存了下來。這也是一版幣珍稀品種都是大面額的原因。
據統(tǒng)計,目前有正確資料或實物證明存世的瞻德城僅64枚,加上無法統(tǒng)計、未公開面世的,瞻德城實際存世量大概不超一
百枚。
當然,一版幣作為我國發(fā)行的第一套人民幣,任何一張都是非常有收藏價值的。
為什
聯系我時請說明是在51舊貨網看到的,謝謝!
圖片: